第(2/3)页 祝融的后裔天火燎原。 胡化的义士至死方休。 而此时,西方那支战无不胜,能够降牛,落凰,埋人的秦之锐士未出关中,却已是各自为政,分崩离析。 嬴成蟜从后世历史,可知答案: 秦末,乱世,诸侯并起,楚汉争霸。 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再次为血浸染,人口减半。 本不敢与中原正面交锋的匈奴趁势崛起,西汉只得和亲怀柔,养精蓄锐,忍辱负重。 直到汉武大帝时才积蓄了足够钱粮,有了七十万战马,更兼卫霍两天帅,这才能攻守易势,打出大汉天朝的威名。 而在汉武帝之前,华夏在匈奴面前一直是低着头,弓着腰。 伏生不是后世之人,但从已发生的历史,也知答案——中原涂炭,民不聊生,戎狄大盛而进举,华夏卑微而衰落。 历史是不断重复的,中央势弱,地方便强,地方进逼中央则削减华夏整体实力,华弱则胡强,胡强则华卑。 无论是商纣王征东夷被周武王偷家,还是周幽王戏诸侯让秦襄公崛起,都是一样道理。 大儒立刻冷汗涔涔,不敢再继续往下想了。 “周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! “秦失陛下,无人承继,神州陆沉!” 嬴成蟜耸耸肩膀。 “明白了罢,在秦朝,要用符合秦朝的国策去做事,不然便会好心办祸事。” 人,只要构成一个群体,就必然会有人领导而有人被领导。 这无关乎平等不平等,有些人就喜欢被他人领导,选择困难症大多喜欢身边有个决策朋友。 平等,在于被领导者在违背己身意愿时,可以和领导者说不,而不会遭受厄运。 大儒摸着脑门上的汗,连连点头,忽而,略侧着脑袋仔细打量起嬴成蟜。 长安君不以王权为重,心系百姓,行于民间见得疾苦,通晓万事,这不是完美的王? “长安君若为王……” “打住!” 嬴成蟜头痛地揉着额头两侧太阳穴,大儒伏生不知道是第几个如此说的人了。 他的见识是把双刃剑,能说服李牧,荀子,韩非子,伏生等人随他做事,也会吸引这些人举他为王。 “皇兄死了,天下大乱。 “我承继大统再次统一天下,那就会比现在更好乎? “黎民数目锐减不说,做到了那个位置的我,完全没有信心保持本心,到时候本君第一个做的事就是焚书坑儒。” “……” 伏生目光呆滞。 学说有百家,为甚要特别针对我儒家? 默然半晌,方道: “……长安君还是说说如何除贵族罢。” 终于是说服了……嬴成蟜松了口气,他就等伏生这句话。 他过段时间就要代始皇帝去巡游天下了,不会继续留在韩地。 而在他蓝图中,是一切基础的开民智活动,必须要有一个信得过,够分量的人来主导施行才可以。 道家不行,无为而治的他们讲课时自顾自讲自己的,学生爱来不来,爱学不学,主动向他们询问他们才会解惑。 名家不行,擅诡辩的他们作为选修可以,主修绝对不行。大名指着白马说这不是马,懵懂的学生不被带歪才怪。 法家更不行,学法之前要先学忠君,先学排异。大法视儒以文乱法,视侠以武犯禁,除了王,法,什么都看不上。以法家为主导教出来的学生易谄媚,性残忍。 本来嬴成蟜属意的是科学家,墨家一直不藏私,教导从不留底。这么多年一直从事免费教育,扶贫,在民间声望极高。 但宜阳之行,让嬴成蟜后怕不已,墨家太可怕了。 本以为科学家这类理想主义者在混乱的宜阳会碰壁,却没想到墨者救世却不等于圣母,科学家用比秦律更苛刻的秩序收编了宜阳。 要是墨家来主导,短时间内或许不会出事,长时间下去必出大问题。一生强压欲望,以苦难生活而磨砺自强,这宗旨简直反人类。 嬴成蟜这才有了这趟临时起意,却不得不为之的南阳行。 兜兜转转,教育这种事,竟然还是儒家靠谱一些。 而伏生作为他千挑万选,肩负着开民智历史重任的大儒,必须和他同心同德。 韩地的最后一块拼图凑齐了,现在的我,我只能做到如此了。 与你说管不得的王权,暂不可颠覆,但可被限制,墨家就是限制的一部分。至于更多的限制,就要靠你这个开启民智的人了……嬴成蟜深深地看了伏生一眼。 民智开,百姓再不蒙昧,难以欺。 “唯才是举。” “分官之日,郡守府中答过考题而入内,得以继续考试。最后那遮面考教诸子之人,原来是长安君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