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二章 王允大宏图,郭图小心思-《三国:积粮万石,黄巾终于起义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反之,则直接派军围剿渤海王,号称自己料事如神,将渤海王困于山中,重重包围,至于打不打的过,那是将士的责任,而他已经做到料事如神了,还能怎么追责?

    156n.

    望着舆图,郭图陷入沉思。

    时间很快又过去数日,三月下旬,气温复苏,农民们已经开始开垦休耕的土地,为春播做准备,时间也来到袁军二次攻势的发起之日,就在这时,袁绍收到了王允的来信。

    信中将阎行占据函谷关,雒阳舆情惶惶一一说明,并将朝中局势也一一道清,如今在朝中,王允也拉拢起了一帮附庸,愿意跟随他摇摆,信的最后,王允还再三建议,建议袁绍放弃与渤海王的一郡国之争,应将目光放在天下大势之上,如今大势在雒阳,得雒阳者,便执天下牛耳。

    所以王允之意,是让袁绍放弃和渤海王的争斗,甚至不要理会董卓,而是趁董卓不在雒阳,直取雒阳,镇函谷以治三辅,据虎牢而御董卓。

    袁绍看了王允之信,不仅面焕红光,就连耳朵,也在微微发烫。

    “子师大才!”他忍不住赞叹道,“快请逢纪和郭图!”

    袁绍心中早已将制定好的策略推翻,倾向于王允为他制定的宏图大计之中。

    逢纪与郭图前来袁绍军帐,两人都很奇怪,正常而言,两人负责南北两路军的指挥,几乎不怎么碰头,军师部署都是分开商议的,一起叫来,通常是有大事商议。

    当袁绍将王允的计策说出之后,逢纪着实被惊出一身汗,这道计策,想得很美,但实行起来,便会疑点重重。

    逢纪直言:“袁公,此计疑点甚多,当从长计议!”

    “所以这不寻你二人前来商议了么!”

    “回袁公,前去雒阳之路,便只能是途经颍川,过轩辕关,再从梁县攻入雒阳,可如今牛辅五万大军已在轩辕关虎视颍川,就等董卓一声令下,攻颍川而夹击汝南,我军如何能去得了雒阳?”

    逢纪说出第一个一点,又接着道:“即便我军能胜牛辅,而牛辅一旦发现袁军主力在北上,董卓便会即刻回援,据虎牢之人,只会是董卓,绝非袁公!即便董卓不回援雒阳,若是他奋起直攻汝南,主公如何挡之?汝南乃袁公根基,万不容有失!”

    逢纪一连说出三个疑点,如一瓢冷水照着袁绍头上泼下去,令头脑发热的袁绍冷静了不少。

    “元图所言甚是,此事却该从长计议!公则,你有何看法?”袁绍又问郭图。

    郭图一听此计,本能的抗拒,首先豫汝之地,不仅仅是袁氏根基,也是他郭氏根基,若袁绍坐镇雒阳,他日集团重心自然要转移到司隶三辅等地,其二,第二阶段的攻势计划,已经制定完毕,郭图纠结不下的是否直面渤海王的选择,他选择了全都要。

    既要安排人围攻渤海王,做出他料事如神的样子,又要派兵绕开渤海王,取得一些城池土地。

    “主公,元图之言,我皆赞成,此诚不可弃眼前于不顾,而远涉雒阳!”

    袁绍没想到郭图和逢纪竟然也能达成共识,两人意见,历来是相左的。

    “看来此事,真不可为!”袁绍叹了口气,“我这便修书王允告知。”

    郭图与逢纪相视一笑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袁军各方面军已经开始进兵,董卓也已开始向定陶县进兵,刘擎坐镇鄢县,静静的等待着。

    身在雒阳的王允,很快便收到了袁绍的加紧信件,王允迫不及待的手持火烛观看,结果令他大失所望。

    “唉!”昏暗的火光之中,王允长叹一声,“袁本初色厉胆薄,好谋无断,干大事而惜身,见小利而忘命,与渤海王相争梁国弹丸之地,必败于渤海王之手!”

    昏暗中,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,久久不能平息。

    “董卓异位,函谷易手,此乃天赐良机,岂能坐视而空?”王允忿忿的喃喃自语。

    突然,他想到了一人,既然袁本初不行,袁氏又不是只有他一人,袁术袁公路也是袁氏正统,而且早早便是先帝封的虎贲中郎将,统领禁卫,不如召他入京勤王!

    王允有了主意,便挑了挑烛火,令其烧得更旺,再取出帛书,眯着眼睛开始写……

    奋笔疾书,一气呵成,主要王允已经是第二次写了。

    书写完毕,王允又唤来家将,命其星夜兼程,赶往南阳,将书信亲手送给袁术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鄢县,刘擎执意要驻军进入山谷之中,并言之凿凿,那里定然有袁军出没。

    刘擎判断依据自然就是郭图的品性,郭图这样的人,必然不会放弃这种可以表现的机会,至于会不会因此坑了袁军,他反倒不关心。

    胜败那是先锋将军战斗力的问题,他的计谋没有出错,便是立功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