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七章 诸葛亮与诸葛瑾-《三国:积粮万石,黄巾终于起义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心中却泛起嘀咕,渤海王此举,有何深意?是要将两子置于魏郡为质?

    可至于么?

    他不过区区泰山郡一名郡丞呐,他又不是刘虞公孙瓒之流,为了博得渤海王信任,争相将儿子送往魏郡为质,当然就是打着学习的名号。

    刘擎自觉一片好意,诸葛珪只是谦虚客气,于是坚持道:“不烦不烦,本王最喜年少英才,这天下,是我们的,也是他们的,但归根结底,还是他们的,大汉之未来,皆系于少年之身。”

    刘擎的话如同一根尖锐的刺,正好刺在诸葛珪心头,令他为之一震。

    哎呀!我想到哪出去了!诸葛珪懊悔不已,简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龌龊不堪!

    龌龊不堪!

    渤海王这是心系大汉社稷,如今大汉风雨飘摇,黄巾未息,外敌环伺,各地豪强又起,渐成割据之势,在这风雨之中,唯有渤海王,平黄巾,御外敌,所到之处,百万黄巾望风而降。

    在并州边地,不仅使鲜卑不敢犯境,还收复了诸多被羌人占据的领土,简直是大汉柱石。

    而渤海王欲将相中的少年英才收去魏郡,竟是为了培养下一代忠臣良将,所谋之深远,为人所不及!

    惭愧,惭愧呐!

    诸葛珪觉得无地自容,于是道:“承蒙渤海王厚爱,若是不弃,便将瑾儿送至魏郡学习。”

    嗯?诸葛瑾?那诸葛亮呢?

    刘擎可是连老师都找好了,胡昭胡孔明。

    本王连后续剧情都想好了,等胡昭见了诸葛亮,一见如故,收为弟子,喜爱得不得了,等到诸葛亮及冠,便将“孔明”之字,送给他。

    世界线收束,完美!

    刘擎拍了拍诸葛亮小肩,道:“不光诸葛瑾,诸葛亮亦可前往,胡昭先生,可是在魏郡,本王欲让胡昭先生,亲自教授,除此之外,本王还会让蔡伯喈与荀慈明指点。”

    诸葛珪不自觉咽了咽口水,大书法家、隐士大能胡昭,大文学家、书法家、乐师蔡邕,大经学家荀爽……

    吾儿何德何能啊!

    诸葛珪已经惊得说不出话来了,允允允,再推辞,可就不是人了。

    他颤颤的跪下,向渤海王致以最高叩首礼,这波操作,是要将诸葛氏直接带飞啊。

    大汉最重名望,出身无非门生故吏,和师道传承两种,诸葛氏在琅琊国或许还算得上望族,可在徐州,便不够看了。

    诸葛氏祖上最阔的,不过是先汉时先祖诸葛丰做过司隶校尉,与汝颍之地,南阳帝乡的那些三公世家相比,相去甚远,至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,五世三公的弘农杨氏,更是给他们提鞋都不配。

    可若是两位儿子能拜胡昭、蔡邕、荀爽他们中的任何一人为师,那便是家族的一大步,他日师尊举荐,便是平步青云,若能抓住机遇,成为国之重臣,亦非不可能。

    恍惚间,诸葛珪忽然觉得诸葛氏将要飞黄腾达了,二子说不定能达到先祖诸葛丰的高度。

    刘擎若是知道诸葛珪所想,一定会狠狠的鄙夷一番。

    即便没有渤海王扶持,即便你老人家英年早逝,即便诸葛氏背井离乡举族搬迁,寄人篱下,两位依然是人中龙凤,一人是吴国大将军,一人是蜀国丞相。

    达到先祖荣光,格局实在是小了。

    “君贡请起!”刘擎连忙上前将之扶起,“既是大汉英才,本王自当尽心培养,本王说了,大汉的将来,总是要人来守护的。”

    “大王或许是举手之劳,不过于诸葛氏而言,实乃再造之恩!诸葛氏愿全族追随大王!”诸葛珪说着,话音都有些发颤。

    可惜,诸葛珪能力平平,不是属性者,估计他将所有的天赋,都点在了生孩子上。

    将二子之事敲定,刘擎阳都之旅,便算大功告成。

    为了大汉,属实操碎了心,不仅建学校,还要亲自招生,实在是辛苦。

    下一站,便是琅琊国都开阳了。

    刘擎在阳都宿了一夜,第二日,便安排人送两位诸葛后生前去魏郡,而前去开阳,刘擎索性带上了诸葛珪,一来以诸葛氏名望,在开阳更能说得上话,二来便是诸葛珪如今成了琅琊各方势力中的自己人,当有分歧发生的时候,这一点就很关键了。

    经过两日行程,一行人到达开阳县,相比阳都县的随性,此行便变得郑重许多,刘擎是提前公开行程的,而在击败萧建之后,再堂而皇之的访问琅琊王,其中意味,不言自明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