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谢琅:“...陛下说的是,臣...臣努力努力。” 元景帝不信他的话,抬抬手让他走:“将头三名挑出来,朕是要看的。” “是。” 谢琅抱着卷子告辞行了礼,转头进了隔壁偏殿。 当日下午,他便自己将二十份卷子排了名次,每一份卷子上还附了一张宣纸,上头仔细地写着卷子每一处的可取之处。 元景帝看完了几卷,便问他:“若是以政论治民取士,那文笔辞藻便不作数了?” 谢琅道:“陛下,臣认为,朝廷科举取士是为了治理百姓处理当地民生诸事,而并非是为了看人家的字写得多好看,词句堆砌如何华丽,工笔之事,能表述清楚,让人看得清,便足以。” “而且.......” “而且什么?” “这些个字迹绝佳之人,大约都是世家子弟,大盛朝八十年春秋,世家之势日渐强大,臣以为,若是二者能力相当,取士当取寒门最佳。” 这是防止那些世家势力过大。 故而提拔寒门,于如今的朝堂来说最好。 世间安有两全法,总是要有取舍。 若是他只是谢琅,是景阳侯,是侍御史,那这些委实不用他费心,但他想为了自己的崽铺路,自然得帮他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问题。 他或许不是什么好爹慈父,但良心还是有一丢丢的。 元景帝点头,为君者,是要维持天下与朝堂的安稳,世家权势不宜过大,民生治理要跟上,边防之事不可忽略。 再加上...继承之人要教养好,如此才能长长久久。 “赵锦亭?”元景帝在卷子里看到了赵锦亭的名字,将他的卷子看了一遍,“朕记得他是你连襟吧?这治理民生确实是答得不错。” “是连襟,他是六娘堂姐的夫君。” 元景帝点头:“政务稍稍有些欠缺,不过也不错了。” 元景帝看到赵锦亭排到第十一点点头,觉得这个位置算是合适。 第(2/3)页